yangxiaotie.com

春夏秋冬趣味姓 “春节”“元旦”皆是名

    我国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春、夏、秋、冬不仅是四季名称,而且也是趣味姓氏。据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获悉,我国春姓人数目前有2.8万人,人口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安徽、河南、四川五个省份,其他省份春姓人数均不足1000人。北京春姓人数为228人。“夏”是“春夏秋冬”四姓中最为常见的姓氏,我国有425万人姓夏(湖北是夏姓大省),夏氏因得姓很早,随着时代不断更替,散居广泛。统计显示,江苏省的夏氏户籍人口最多,为45万人,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河南也有大量夏姓人口。“秋”是个古老的姓氏,我国秋姓人口总数为2万多人。陕西省秋姓人口居全国首位,为4700多人,其次为云南和四川。“冬”是比较稀有的姓氏,我国冬姓人口仅为1.5万多人。安徽省冬姓人口最多,超过3000人,其次为云南省2700多人,内蒙古、四川、河北也有不少冬姓人口,人数均在千人以上。此外,我国有2265万多人名字里有“春”字,名字里含有“春”字的人占到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76%,而名字就叫“春节”的有1.3万多人。统计显示,春夏秋冬在我国皆是姓,一共涵盖400多万人。其中春姓人数有2.8万,夏姓人数有425万秋姓人数有2万多,冬姓人口仅为1.5万多人。从地域分布看,东北人对“立春”这个名字尤为喜爱,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叫“立春”的人数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二、四位。

      另全国户籍人口中,有5547124人在公历1月1日出生,618人姓名为“元旦”,名叫“元旦”的有5659人;有1735人不仅出生在元旦,名字也叫“元旦”。在汉语中,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618名“元旦”中有284人户籍在西藏,146人在青海,84人在内蒙古,54人在四川。名字为“元旦”的5659人,分布较多的省份依次为湖南省831人,甘肃省580人,西藏507人,山西省443人,浙江省421人,陕西省412人。从出生的年代来看,1949年我国正式将公历1月1日确定为“元旦”后,名为“元旦”的人数明显增多。中国人习惯将每年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专家介绍说,“元旦”是中国古代的“土产”。中国很早就有过“年”的习俗。“年,谷熟也”,也就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夏朝时候产生了“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岁首这天就叫“元旦”。我国汉语中,“元旦”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形状。“元旦”之意就是“初始的日子”,即一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词已经在农历(夏历)中沿用了4000多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采用公历即阳历纪年,并把1月1日叫“元旦”,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欢庆新年。             (晓铁/编辑)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