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村:罕见的“百家姓”村落
地处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的河西村,位于潮河的西岸,河西村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村子的三面被群山包围,山顶上坐落着一个个烽火台,长城由东向西蜿蜒而去。据说,就是在这个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小村子里,全村1600多人共拥有124个姓氏,里面不乏“桐”、“索”以及“巴”这些并不常见的姓氏。今年53岁的老王,是个地地道道的河西村人,几十年来一直在挖掘当地的各种历史,说到河西村的“百家姓”,他说:以前就算是本地村民,都从来没有注意过这里的姓氏有什么特别之处,去年村里修建河西中心小学,施工队队长看见墙上挂着各户的户主名字都不太一样,就数了一下,结果有五六十个,于是立即找人进行统计,结果一下子发现有120多个姓,河西村便在“一夜之间”成了“百家姓”村。
查考密云县志记载,河西村最早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在这里建立了“奚城”,位置就是在现在的河西村中心小学。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在古北口地区修建长城,河西村由于处在古北口镇中心,称为柳林营,曾经是军队建营扎寨地方、从名字中不难看出,在当时的作用何等重要。到了清朝,河西村的军事作用得以延续,而且随着避暑山庄的修建,古北口地区成为了通往热河避暑山庄的唯一通道,河西村里更是设立了九门提督府这样高级别的军事衙门,为了满足驻军将领的需要,村子里还修了很多官房供官员的家眷居住。清康熙年间从甘肃、青海一带来了一位总兵马进良,深受当地百姓拥护,其所带的士兵世代留了下来。为了保证驻军的正常生活,大量的商贩也不断迁移到这里,河西村委会门前的大街,曾经有过146家商户,有的甚至保留到现在。改革开放后,因为河西村紧靠潮河的河套,三面环山,可以利用的土地非常的少,所以不少人外出打工,很多年轻人在外地取妻生子,又回到了家乡,这也为河西村增加了不少的姓氏。
编辑感言:有资料显示,我国其他省市也有一些姓氏超过一百的村子,其中天津东升村为116个姓。百家姓村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比如天津东升村,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有很多年轻人去开荒,便组成了一个村落;浙江二十八都镇,因为往来商贩多而形成;海南的一个百家姓村,则由一些厌倦飘泊的渔民迁徙到此。著名姓氏学研究专家王大良教授说:百家姓村形成有军事、经济等诸多原因,现在能够找到的百家姓村,大都形成年代较晚,也就是五六十年前的事。鄙人认为,姓名是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产物,它一方面表现了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的进步,另一方面体现出特定人物所具有的特点、性格、爱好、追求、理想等文化意旨。 (晓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