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颉晋敬静局菊句隽

       序号638    颉:jie    姓氏来源:(1)黄帝时史官仓颉之后。(2)春秋时郑国有位名叫羽颉的人,后代遂以名颉为姓。姓氏名人:颉文林。明代山西寿阳人,永乐年间举人。姓氏郡望: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县。

       序号639    晋:jin     姓氏来源: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其子燮父又从唐迁到晋水,称为晋侯,后赵、韩、魏三家分晋,晋静公的子孙便以国名“晋”为姓,后人奉唐叔虞为晋姓的得姓始祖。姓氏名人:晋骘。宋朝的州官,他到房州做州官时,遇上兵乱,百姓闹饥荒,他令军队垦荒种田,至秋大熟丰收后,仓廪富足,遂将粮食分给百姓,免其徭役,他还修建学校,让平民百姓的小孩也有书读,而且还召集铁、木匠,为百姓改良和修理农具。姓氏郡望:平阳郡,今山西平阳市。

       序号640    敬:jing    姓氏来源:(1)黄帝之孙敬康,后代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2) 春秋时期齐国陈厉公之子仲,谥后为敬仲,其支孙遂以谥号为姓。(3)北宋时期大臣文彦博,祖上本来姓敬,曾祖父在后晋政权中为官,因后晋高祖名石敬瑭,“敬”字犯了帝讳,为避讳将敬字拆开,一分为二改姓文、苟。姓氏名人:敬晖。字仲晔,唐代文武双全的军事家、政治家。圣历元年(698年)任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刺史,以清谦闻名朝野。姓氏郡望:平阳郡,今山西临汾市。

       序号641    静:jjng    姓氏来源:(1)上古伏羲帝之妹女娲,其部族在繁衍中,分衍出静氏一支,因居于南济洲郡静邑遂以地名为姓。(2)后晋时期楚王马希范,命属下静江指挥使刘勍镇压叛军,后裔子孙以其官职称谓为姓。(3)敬氏后裔不满清朝统治,将“敬”改为“静”,从右往左念为“争”“青”,喻征伐清朝之意。姓氏名人:静林。黑龙江讷河人,鄂温克族,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旗财政局综合计划科股长,鄂温克族自治旗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5年被旗妇联评为“女状元”,1996年全盟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先进个人。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642    局:ju    姓氏来源:(1)古代西辽时期臣民称呼皇帝、乃蛮、克烈等首领为“局儿罕”, 其王族后裔以“局儿罕”汉化称局姓。(2)古吐蕃族军队设有“局本”一职,辖十兵,其后裔汉化为局姓。(3)宋朝设有太医局管辖全国的官医,学生经补试合格即为“局生”,其后裔遂以其职业为姓。姓氏名人:局少慈。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会风湿病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侨光医药保健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平衡医学研究会平衡保健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从事中医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擅长中药、针灸治疗内、外、妇、儿科疾病。对肠胃病、肝胆疾病、肾病及妇科疑难杂症尤有独到。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643    菊:ju    姓氏来源:源于鞠姓,后简为菊姓,故“鞠”“菊”姓同源。姓氏名人:菊鹏蛟。陕西华县毕家乡菊家村人,致力于菊姓家谱编写工作。姓氏郡望:汝南郡,今河南商水县。

       序号644    句:ju    姓氏来源:句姓和勾姓,古时为同一姓,后有人用“句”,有人用“勾”,因读音不同分成了两个姓,句也有读gou或ju音,相传古代句吴为地名,后世子孙遂以“句”为姓。姓氏名人:句克俭。宋代郑县人,进士出身,官至殿中侍御史,曾官河中知府、宁州知府等,后任河东路转运使,以忠诚清廉闻名于当时。姓氏郡望:华阳郡,今陕西秦岭。

       序号645    隽:jun     姓氏来源:西汉时期沅陵为长沙国的一个县制,称下隽县,沅陵顷侯将自己的庶支族人分封在下隽县,后裔子孙遂以封邑为姓。姓氏名人:隽不疑。字曼倩,渤海郡人,苦读《春秋》造诣很深,为渤海郡文学官,一举一动讲究合乎礼仪,闻名于整个渤海。姓氏郡望:渤海郡,今辽宁渤海沿岸。(晓铁/藏品)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