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谱系》编篡框架设计
太平盛世修家谱,寻根问祖溯根源。本家《姓氏谱系》目录框架设计,遵循中华民族“家必有谱,族必有祠”的传统,旨在弘扬和传承姓氏及谱牒文化。2009年底在尝试编辑完成《杨德云家谱及纪念相册》后,受到家族及亲朋好友的赞许。2011年初小孩留学回国,使我蒙生了续编杨家《姓氏谱系》的想法并着手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现将构思成熟的《姓氏谱系》编篡框架公诸于微博,供有心编篡谱牒的朋友们借鉴参考,交流共享。就一般情况而言,《姓氏谱系》编篡框架分为:
序言:(由族长或家族中有名望者作);
第一章 姓氏综述:阐述本姓与华夏姓氏渊源(简略概述);
第二章 姓氏寻根:阐述本姓氏起源;
第三章 家训、家规:由族长或家族中的长老,共同制定并填写;
第四章 填写排行、字说:由族长或家族中的长老共同议定本家族或家庭从ⅩⅩ世开始的字辈谱;
第五章 称呼:阐述直系及旁系亲属之间称呼;
第六章 家族节日:阐述传统节日起源和内容;
第七章 名词:阐述和宗族相关的专业名词;
第八章 附录:阐述历史各朝代世系表;
第九章 先世考:考证本族始祖及本族发源发祥及迁徙始末;
第十章 世系表:填写始祖及各世世系;
第十一章 艺文:记载本家族碑记、诗文、传说;
第十二章 坟茔、祠堂:记载本家族已殁先人坟墓位置相关设施及骨灰存放情况;记载本家族祠堂建筑设施概况及祭祀仪式;
第十三章 传记:为本家族有建树者作传略;
第十四章 大事记:以时间为序记载本家族所发生之大事。
后记:谱牒是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一定的形式反映该宗族历史,其形式和内容涉及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发扬民族光荣传统的一项有益之举。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等档案史料的不足,不仅开卷有益,且取之不竭,具有难能可贵的史料价值。因此,笔者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间谱牒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籍以弘扬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 (晓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