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典豆德囤丹兑底
序号567 定:ding 姓氏来源:(1)回族伊斯兰教谱系,一世祖定公于元朝末期自高昌入中原,后官居西台御史,其后裔汉化改姓。(2) 满族原定吉哩氏,世居西城(今黑龙江依兰),后人取原姓首字改谐音汉字“定”为姓。姓氏名人:定宝禄。因有武功于明朝,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护藩分封至楚,授武昌卫所指挥,落籍武昌长虹桥,为山西定氏移居湖北之始祖。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568 典:dian 姓氏来源:(1)源于少典氏,远古时期帝君少典氏后裔,以先祖国号为姓。(2)春秋时期,晋国公族伯黡,在朝廷负责管理文典和书籍,后代以此为荣,取官职“典”为姓。姓氏名人:典韦。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大志气节,性格任侠。姓氏郡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
序号569 豆:dou 姓氏来源:(1)春秋时,楚国公族后裔豆如意,至汉朝时从卫青破匈奴,因功封官内侯,子孙遂以豆为姓。(2)北魏时鲜卑族代北赤小豆改为豆姓。姓氏名人:豆卢宁。字永安,身材魁伟,有大志,善骑射,北周明帝时被授予柱国大将军。为官以廉政公平著称。姓氏郡望:代郡,今北京荨县。
序号570 德:de 姓氏来源:(1)汉代西域有德若国,后人以国为姓(2)清满洲人爱新觉罗氏之后裔改为德姓。(3)达幹尔族德力根氏、德都勒氏改汉姓为德。姓氏名人:德惠芳。著名教育家,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1985年被评为太原市优秀教师,1990年与人合编《高中文言实词集释》。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571 囤:dun 姓氏来源:(1)周王朝时期官吏囤史令,专职掌管王室储积粮、修、盐、货物等,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为管理国家粮、货二仓的主要官吏,后代子孙以官职称谓为姓。(2)明朝时期官吏囤户,明朝设置官粮管理机构,负责仓粮的管理与征购,后代遂以官职称谓为姓。姓氏名人:待考。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572 丹:dan 姓氏来源:(1)尧帝之子丹朱,居于丹水(今湖北清江支流),其后以先祖名字为姓。(2)古巴蜀土著有巫姓和丹姓两少数民族住于此地,后人为纪念巫、丹两姓原居地以居邑名称为姓。(3)台湾土著“邵族”,汉化改姓丹。(4)回族汉化改姓。姓氏名人:丹保安:(公元1943~今),回族,山西翼城人,著名社会科学专家,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书法协会理事,长期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组织工作,为社会科学学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573 兑:dui 姓氏来源:(1)商王朝末期,西伯侯姬昌被纣王囚禁在羑里不得回周原,闲极便创造易卦,将自然现象分为八卦,即“乾、坎、亘、震、巽、离、坤、兑”,子孙遂以职业称号为姓。 (2)商王朝末期,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发明兵器戈亦缚,成为非常先进的长距离攻击型兵器,制造戈的巧匠称作“兑工”,子孙遂以职业称谓为姓。(3)清朝时期满族觉尔察氏家族,以先祖名字汉化为姓。姓氏名人:兑关镇。山西太钢炼铁厂职工。姓氏郡望:荥阳郡,今河南荥阳市。
序号574 底:di 姓氏来源:(1)西周王朝卿士尹吉甫,出身于古蜀国湔氐山(氐、底古通)以居邑名称为姓。(2)回族先民以姓氏的尾音汉化为姓(阿拉伯人男子姓氏的尾音多有“den”音,汉音单读为“底”或“尼”)。(3)金国时期,女真族赫书氏部族将领禾速嘉·兀底,以先族名字谐音汉化为姓或避难改名为姓。姓氏名人:底天休。字友韩,号迂滞山人,民权县王桥乡底庄村人,光绪年间考中秀才,为寻求救国之道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华民国成立后曾任睢县公款局局长。姓氏郡望:待考。 (晓铁/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