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宣纸折叠扇收藏欣赏
[藏品简介] 藏品名称:《百家姓》宣纸折叠扇。产地:安徽省宣城市。尺寸:10寸。材质:仿红木、宣纸。年代:2007年。属性:折扇正反面由梅建新老师书写《百家姓》及本人撰写的诗。
(姓氏文化收藏有感——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炎黄后裔本一家,寻根问祖格外亲。缅怀先祖功勋著,放眼前程万物新。华夏民族共和谐,同胞手足寄深情。)
[相关链接] 折叠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纸扇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制扇材料为: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杆、蒲草等,经能工巧匠采用镂、雕、烫、钻等工艺精心构造,扇子造型千姿百态,珍贵尔雅,尤其是名人挥毫题诗作画的纸扇艺术身价倍增。
收藏感言:扇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产物,在中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扇子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当时的祖先在烈日炎炎夏季,以随手可取的植物叶子或动物的羽毛、兽皮等进行简单的加工用来扇风挡雨,这便是扇子的初源。从远古时代开始扇子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一把小小的扇子与许多历史文化传说结下了不懈之缘:文人墨客以扇子为载体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赠送亲朋好友;佛教僧人在扇面上抄上经文,便于念经拜佛;青年男女在扇面上书写情诗送给心上人,以表相爱之情或定情信物;舞台艺人手握扇子在戏台上婀娜起舞,尽情发挥衬托人物心理。扇子之所以受国人喜爱,除了可以扇风纳凉之外,还与扇子雅致精巧和扇面的书画艺术分不开,折扇扇面呈半圆弧形上宽下窄向四处呈辐射状,因而在构图章法笔墨形象上都别具风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今扇子已从实用品演变为工艺品。虽然很多制扇世家逐渐放弃了这门技艺,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亲手绘制扇面,因为这样既可以在题材方面有更高的自由度,又能让自制的扇子具有一定收藏价值,从“怀袖雅物”中获得陶冶情操的乐趣。有道是: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是好朋友,你热我也热。 (由衷感谢“江城怪梅”梅建新老师题写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