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xiaotie.com

2020年最新“百家姓”排名出炉

        2021年2月8日公安部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报告称,我国姓氏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和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子(女)从父姓”的传统习俗,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特别是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子女随母姓情形有所增加,随祖父母姓和外祖父母姓的也频有出现。从2020年新生儿姓氏选取情况看,随母姓与随父姓的比例为1:12。报告提到,《民法典》第1015条明确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1)选取其他直系长辈亲属的姓氏;(2)因由法定抚养人以外的人抚养而选取抚养人姓氏;(3)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据公安部数据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其中:

        1、王姓源出姬姓,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

        2、李姓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地域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人口迅速膨胀,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台湾。

        3、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4、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望出江苏彭城。公元前300多年前刘姓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有个叫会的晋大夫,其子孙留居秦国称刘氏。至战国后期秦国灭了魏国,刘氏宗族随秦军进入魏国都城大梁,即今河南开封,他的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

        5、陈姓是全球华人、韩国人、越南人的姓氏,在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江苏省、香港、澳门以及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是第一大姓。

        据公安部数据显示: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晓铁/编辑)

您可以发表评论或留言

您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