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人的名字为什么都那么奇葩难解
上古时期,古人的名字和现代人一样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而不是像抓阄一样随便找两三个汉字组成名字。如:春秋时期有很多士大夫都叫“杵臼”;大名鼎鼎的晋文公叫“重耳”;吴国君主阖闾名字就叫“阖闾”,他的父亲叫“夷眛(也有人认为是诸樊)”,他的儿子叫“夫差”,手下有一个武功非常高强的刺客与专诸齐名叫“要离”,这些名字不仅奇葩怪异,而且很难理解意思。要想弄清楚古人的名字和现在人名字的差别,就得从中国的姓氏起源说起。
一、“姓”和“氏”的起源
上古时期,中国只有“姓”和“氏”,没有“名”这一概念,“姓”和“氏”分开,并且“姓”以“女”字为偏旁居多,如“姬”、“姜”、“妫”等,三皇五帝中的皇帝姓姬,炎帝姓姜。 历史学家认为,在中国姓氏的起源中“姓”指向来源,“氏”指向去向或者职业。远古时期部落族群逐江河水流而居,居住在哪条河流,哪条河流就是他们的来源,“姓”便以此而生,比如说“姜”姓,可能就是根据同音的“江”字而来。早期社会姓氏代表着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高低贵贱,女性往往为一个家族的首长,和她交配的往往都是外族部落的男子,交配完后男子“不负责任”地走了,所以人们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生出来的孩子随母姓,于是这个部落姓“姜”,那个部落姓“姬”,另个部落姓“妫”,由此说明,中国的姓氏起源于母系社会,那个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男性。
随着孩子越生越多,而姓只有一个字,如何区分众多的孩子,于是“氏”应运而生,如:黄帝姓姬,叫轩辕氏,“轩辕”是车轱辘,意思就是皇帝的职业与车轱辘有关,是车轱辘的设计者;皇帝也叫有熊氏,这是因为后来居住在有熊国,有熊国是他的去向;后来黄帝当了部落首领,他的儿子和孙子有的继承了“姬”姓,有的叫“高阳氏”,以地名为姓(现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即后来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周朝的君主姓姬,但是国家实行分封制,姬姓的诸侯国有好几百个,这个时候唯一能把他们区分开来的只有“氏”,如: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为非常擅长射箭就叫“张”氏(张的本义即是弓);叔叔擅长制作篱笆就叫“樊”氏;外甥的封地在魏就叫“魏”氏;侄子杀猪杀的好就叫“屠”氏;住东郭城廊的就叫“东郭”氏;住城墙西门的就叫“西门”氏,周朝八百诸侯国就有八百个不同的“氏”,这些“氏”就是”赵钱孙李“姓氏的最初形态。
二、“名”字的产生
春秋时期,“名”才逐渐产生,“名”是“名之”的意思,是为了跟重复的“姓”和“氏”再一次加以区别。因为上古时期姓就那么几个,氏也是非常单一,使用“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区分个人,使用身体特征来命名有效地区分,不至于重姓同名,如:晋文公重耳,姓姬,“重耳”是名字,而“重耳”的意思指耳朵或者耳垂非常大;晋成公有一个爱妾,名“黑臀”,臀指屁股的意思,因为妾出生时臀部很黑,所以起名“黑臀”;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意思是齐桓公白白净净,这在古人看来没什么雅不雅,主要是为了形象,好记。前述提到的“杵臼”名字,如:春秋时期陈宜公名杵臼、齐景公名杵臼、宋昭公名杵臼,所谓“杵臼”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杵冲击,臼承接,即用来舂谷子,之所以取名“杵臼”是希望能够普济万民,做一个贤良大夫或者君主,有为自己树立德行的意思。
到了战国末期,“姓”和“氏”逐渐合流,互相通用。秦灭六国以后,六国遗民或以国为姓,或以氏为姓,或以城为姓。秦汉之后,这种“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连在一起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编辑感言:姓与名既是人的一种符号的代表,同时又是人的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虽然剥离去古代对姓名的崇拜,但不少现代父母还是认为,名字的“风水”能影响人的一生,从中能分解出家庭的希望,本人的兴趣、抱负甚至归宿。以前曾看过一个段子,说日本人的名字之所以喜欢叫“春树”、“井边”、“樱子”、“秋野”等等,是因为叫“春树”是在大树底下出生;叫“樱子”是在樱花下出生;叫“井边”是在水井旁边出生,以此类推,在哪里出生就以那个地方的物体作为名字。这个段子正好与中国古人获取姓名称呼采用的指物为姓或者为名的方式不谋而合。《百家姓》中虽然姓氏数量有限,但名字组合无限,因为名字寄托着父母的期望,所以取名应首先做到听起来容易理解意思,其次避免从俗重名。中国古人起名除姓名外常有字、号等,后演变为以“姓+族辈+名”为主的家族式起名方式。辈分,作为族谱上的约定俗成,有史以来不可轻改,除了规定家族纵向的血缘关系外,还寓意名望、寄托理想,如《红楼梦》贾家按名的偏旁部首定辈,多数家族则在姓和名中间加第三个字为辈分,如孔姓有“祥”“令”辈分、张姓有“作”“学”辈分。我认为现代人应该回归这样的传统,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孩子出生时至少姓名中有两个字就早已被家族长辈们约定俗成好,而且能有效地杜绝取名字的随意性。 (晓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