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767 伽:qie 姓氏来源:传说古代西域有伽倍国,居者以国名为姓。姓氏名人:伽志锋。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桂村乡伽庄村人,个体经营户,从事金盾塑钢铝合金门窗加工。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768 卡:qia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卡树彬。中国书画人才审定委员会高级创作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鸡西市中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东方书画艺术拓展中心主任。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769 钤:qian 姓氏来源:待考。姓氏名人:钤敬安。河南濮阳迎宾馆总经理。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770 亓:qi 姓氏来源:古时候亓和笄为同一个字,少年满十五岁行成年礼,头发上插笄,亓官的后代以官职为姓,后演化为单姓“亓”。姓氏名人:亓之伟。山东人,中进士,当县官,其脾气犟,不怕地方上的豪强,不论谁犯法他都要严惩不怠。姓氏郡望:天水郡,甘肃天水市。

序号771 乞:qi 姓氏来源:(1)远古炎帝后裔氐羌乞族,以氏族名称为姓。(2)汉朝时期鲜卑拓跋氏族乞伏部,以部落名称汉化为姓。(3)蒙古族乞颜部主儿乞氏族,以氏族名称汉化为姓。姓氏名人:乞力。五代时后唐驻边将军。姓氏郡望:金城,今甘肃天水市。

序号772 岂:qi 姓氏来源:(1)相传颛顼帝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后裔子孙因改朝换代避祸逃出五个兄弟,以先祖称号约定东、南、西、北、岂为姓。(2)古代羌族句岂种羌部族,以部族称谓汉化为姓。(3)古代苗族人与汉族融合取汉姓,居住贵州凯里地区遂为凯姓,后因读音拗口改为岂姓。姓氏名人:岂梦光。内蒙古人,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作品多次获中国油画年展、中国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香港占美先生奖项。姓氏郡望:待考。
序号773 千:qian 姓氏来源:(1)西域羌族部落大将杨腾,立国号“百顷氏王”,迁徙入西蜀,改杨姓为千姓。(2)春秋末期鲁国闵损、字子骞,为孔子弟子,德行很高,世人奉闵损为骞王,子孙以祖父字“骞”为姓,后汉字简化改革讹为“千”姓,沿用至今。姓氏名人:千万里。河南登封颍阳镇人,明朝将领,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定居朝鲜半岛(今韩国),任正二品资献大夫。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市。
序号774 骞:qian 姓氏来源:春秋时期鲁国闵损,字子骞,孙子以先祖名字为姓。姓氏名人:骞宏。字弘伯,著名东汉朝将领,东汉质帝刘缵时期,为金城别驾,后功封金城侯。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曲阜市。 (晓铁/藏品)
11 5 月, 2011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序号759 綦:qi 姓氏来源:(1)南北朝时,北魏綦连氏进入中原后从汉俗改为“綦”姓。(2)晋代义兴綦氏后代以祖先的字号“綦”为姓。姓氏名人:綦崇礼。南宋北海人,字叔厚,少年时就聪明异常,十岁为人作墓志铭,北宋重和年间进士,南宋高宗时历宫中书舍人、漳州及明州知州、翰林学士,所撰写的诏书达数百篇,言简意明;廉洁寡欲,只潜心于词章;又通晓音律,后官至绍兴知府,著有《北海集》。姓氏郡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市。
序号760 琴:qin 姓氏来源:琴师在中国很早就出现,春秋时孔子学生琴牢,名子张,人们称其为琴张,后代子孙遂以“琴”为姓。姓氏名人:琴彭。明代好官,永乐年间在地方当州官,政策对老百姓、对国家有好处,受到人们赞扬。姓氏郡望: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
序号761 青:qing 姓氏来源:(1)炎帝生太公,封齐,后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改为“青”姓。(2)相传黄帝儿子少昊,号青阳氏,后代遂以“青为姓。姓氏名人:青乌子。中国风水界中“大师”,为古代专司相冢、相墓的一代著名堪舆家,早在唐代,青乌子已颇有名声,相传传有《相冢书》与《青乌先生葬经》,足见其在堪舆术上的卓然地位。姓氏郡望:鲁郡,今山东兖州市。
序号762 卿:qing 姓氏来源:战国时虞姓游说之仕,在赵国颇有声望与赵孝成王初见,受赐黄金百镒,白壁一双,再见时封为赵国上卿,故世称虞卿,后虞卿闭门著书专记国家得失,世传《虞氏春秋》,其子孙遂以祖先官职“卿”为姓 。姓氏名人:卿祖培。清代灌阳人,太常寺少卿。姓氏郡望:渤海郡,今河北沧州市。
浏览全文 »
10 5 月, 2011 in
姓氏名片查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日前,22岁的但小姐公布征婚条件,除了常规要求外,她对未来的老公还有一个不一般的要求,就是将来生孩子要跟她姓,理由是有一个少见冷僻的姓,对孩子有好处。但小姐说:前不久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应聘工作,由于已经招满,就没抱多大希望。可没多久,经理给她打来电话告知出现一个职位空缺,问是否愿意去。后来,但小姐才明白,原来经理觉得她的姓氏特别,所以印象深刻,给了她特别机会。但小姐说:“从小到大的经验都告诉我,拥有一个独特的姓,会在许多事上占便宜。所以,孩子随我的姓,绝不是因为什么‘香火’问题,我只是觉得自己的姓比较少见,不大众化。至少,将来孩子在自我介绍的时很容易被人记住,与人交往会有好处”。不过,但小姐也表示,除非将来老公有比她更“怪”的姓,比如‘司马’、‘诸葛’、“端木”,那就甘拜下风,让孩子跟老公姓。(晓铁/编辑)
9 5 月, 2011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最近,阅览姓氏相关书籍,发现人们经常将“汉字姓氏”与“汉族姓氏”混淆,其实这是两码事。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多采用“汉字姓氏”,如回族的马姓,苗族的潘姓、杨姓,彝族的禄姓、龙姓,布依族的班姓,满族的舒姓,傣族的刀姓,朝鲜族的金姓、李姓等。《百家姓》中由于语音不同,出现一字多音的汉字姓氏,如覃,汉族姓氏读Tan,壮族姓氏读qin;乐,汉族姓氏读yue,少数民族姓氏读le;种、盖、台、郇、隗为两种读法的姓氏,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成是“汉族姓氏”。自汉代以后,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纷纷改为“汉字姓氏”,如匈奴人、满族人等,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均存在使用“汉字姓氏”情况。研究标明,目前华夏姓氏超过7000种,汉族和少数民族姓氏大约各占一半。
“汉族姓氏”具有姓、名、字、号四项特性。名,是婴儿出生后父亲所取;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所取,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所取,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陆游,号放翁。现代人命名没有古代人那么讲究,除少数人有字、号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 并且多为一字或两字。名反映了汉族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有的用“富、贵、财、禄”等字,希望发家致富;有的用“康、健、松、寿”等字,希望健康长寿;有的用“栋、杰、俊、才”等字,希望发达成材。男子用动物命名时,多用“鹏、龙、虎、豹”,象征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则用“松、槐、桐、柏”等字,象征雄伟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应用“凤、莺、鸾、燕”等字和“兰、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温柔、贤惠。
后记: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同,华夏姓氏之所以选用汉字,是因为汉语拼音、注音和英文书写皆属拍来之物,而作为姓氏使用难为国人所接受,故方块汉字作为传承华夏姓氏血脉的载体,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姓氏灵魂”的纽带,功莫大焉。(晓铁/文)
8 5 月, 2011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2011年春节前,一种印有百家姓的红包“利是封”悄然上市,武汉街头各种各样的“百家姓”红包引起许多市民购买。位于江汉路步行街上的一家店铺老板说:临近过年各式红包销售都格外火爆,这种印有姓氏的红包特别受老百姓的欢迎。 (晓铁/编辑)
6 5 月, 2011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2011年初,上海收藏家协会“名片收藏沙龙”成立,已有10多位名片收藏爱好者报名加入。去年12月,名片沙龙发起人史明杰召集相关人员,起草制定了“名片收藏沙龙”活动方案,确立了“名片收藏沙龙”活动宗旨,并整理印发《百花姓》资料给会员。参与者姚文斗高兴地说:“单枪匹马收藏名片多年,现在总算找到了组织”。80岁高龄的叶道明老先生说:“中华姓氏博大精深,收藏名片很有意义,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收藏者,必须要研究”。大家为沙龙取名“末名雅集”,拟筹备编印藏刊。
编辑感言:民间收藏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收藏热潮,但没有一次能象今天的收藏赶上好时光。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民间收藏象雨后春笋般涌现于浦江之滨,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了华夏大地上第一个省市级法人收藏社团——上海市收藏协会(原名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上海市藏协以传承中华文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引导收藏文化,塑造城市典藏,培养高雅情操,推进社会文明为己任,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好评。 (晓铁/编辑)
6 5 月, 2011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1、睾。睾字的本字为皋,意即向神祖进献新禾,祷告神灵保佑,这是古人在郊野水边高地举行的一种祭祀祷告活动。《列女传》记载:“睾子五岁而赞禹言”。也有人说,“睾子是皋陶氏”。
2、操(cāo) 。《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鄱阳郡。《隋书》记载中有操天成。操字本义为手拿着。当然,“干”也是姓,不过是以地名为姓。
3、性。《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齐郡。
4、畜。《姓考》记载:古代有畜国,周朝称邢侯邑,后归入晋国领地。《左传》记载:楚雍子逃到晋国,晋国国王将畜地赐封给他,后代遂以畜为姓。《姓源》记载:畜姓是由于非子养马而产生的姓。《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天水郡。
5、禽。《姓纂》记载:为鲁展禽之后代。《姓源》记载:吴子禽处的后代。《路史》记载:管叔的后代。《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东鲁郡。《左传》记载:省秦大夫禽息、鲁大夫禽郑,子夏有门客禽滑厘。《高士传》记载:禽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姓,出自于浑戎王的后代。
6、我。《千家姓》记载:古代家族在雎阳郡。《汉书·艺文志》记载:有著书一篇的我子。古时我”是象形字,甲骨文像带齿的刀锯之形,也用作刑具,或用以屠宰牲畜,为锯的前身。金文简化,篆文稍讹。隶变后楷书写作我。《说文·我部》记载:“我,施身自谓也”。
浏览全文 »
30 4 月, 2011 in
孤陋寡闻拾趣 |
华夏姓氏中最怪异的100个姓已关闭评论
民国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为图强不懈奋斗,事迹可歌可泣,使人铭记。“国父”孙中山,一生中用过很多名字,说来颇为有趣。幼年的乳名叫“帝象”,听起来好生伟岸。其实只是其母祈求神灵“北方玄武玄天大帝”保佑爱子免除灾祸的意思。入学后,取名为文,于是,在以后凡正规场合宣言、著书、电文等皆署名“孙文”。17岁时,孙中山在香港加入基督教,名字改为“日新”。取《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义。后来,牧师就以“日新”的粤语谐音,为他改名“逸仙”。此后,孙中山以“孙逸仙”的名字在澳门、广州行医及游历欧美各国。其实孙中山的谱名应叫“明德”,但几乎不用,最为举世所知的名字就是“孙中山”。1896年,孙中山逃往英国,为摆脱清廷的追捕,曾改名陈文。1897年,抵达日本,向旅日华侨宣传革命,又改名“中山樵”,意为“中国的山樵”。“中山”既是日本人的姓,也是“中山樵”的省略。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孙中山还改过高达生、公武、吴仲、杜嘉偌、高野长雄等名字。孙中山屡次改名是革命的需要,也反映出他对革命的不懈追求。 浏览全文 »
30 4 月, 2011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姓氏是家族血缘的标志,更是文化传承的基因,一些稀有姓氏,承载了特殊的人文内涵,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呈现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文化面貌。在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今天,由稀有姓氏引发的文化现象尤其耐人寻味,人们或许可以从中领悟到特殊的人文内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一些大众闻所未闻的稀有姓氏随着普查的深入进入了人们视野,被称为“熊猫姓氏”。今年10月新编纂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共收录了23813个汉字姓氏,除了“赵钱孙李”等耳熟能详的姓氏之外,“一二三四”、“赤橙黄绿”等稀有姓氏也详细在列。 浏览全文 »
18 4 月, 2011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北宋初年,江南吴越国国王钱弘俶意欲归降北宋王朝,北宋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非常高兴,特意为钱弘俶重新编修了《百家姓》。钱弘俶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最后一位国王,在位时吴越国非常富庶,人民生活安康,然而吴越国只是偏安一隅的小国,终究无法避免融入北宋王朝。
相传,宋太祖灭南唐期间,吴越国曾出兵协助,南唐灭亡后一个多月,北宋王朝鉴于钱弘俶的忠心和功劳,决定和平统一吴越国,下圣旨令钱弘俶北上,到东京汴梁觐见北宋皇帝。钱弘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带上家眷和大将,携带大批贡品北上,到东京汴梁归降北宋,宋太祖对这次召见格外重视,派皇太子远道相迎,还在东京汴梁城里专门为钱弘俶新建了礼贤府。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宋太祖还下了一道圣旨,圣旨中说“为了表示北宋王朝对钱弘俶的一番真诚和友好,为了表彰对吴越国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的统一,北宋王朝决定重新编修《百家姓》”。新的《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宋太祖有意安排:“赵”是指赵宋,理应为首,排在《百家姓》第二位的“钱”就是钱弘俶的姓,钱弘俶的妻子孙氏的姓排在第三位,在当时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后来《百家姓》成为塾学村童的必读之书,因此《百家姓》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流传至今。
钱弘俶在东京汴梁逗留三个月,回国前宋太祖赐密封的黄绫布包一个,嘱咐其到半路上再打开。钱弘俶拆开一看,里面全是宋朝大臣们要将钱弘俶扣留下来的奏折,感激之余也明白了宋太祖的良苦用心。太平兴国三年(978),钱弘俶将土地和军队尽献北宋,史称“纳土归宋”。 (晓铁/编辑)
14 4 月, 2011 in
孤陋寡闻拾趣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