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简介] 朱世慧,1947年出生,12岁考入湖北省戏曲学校,初学老生、后攻丑角,受教于丑角教师张哨庄和著名麒派老生陈鹤峰先生,著名京剧丑角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北剧协副主席、湖北省对外交流协会理事。1981年主演《徐九经升官记》誉满艺坛,获湖北省文化厅颁发的优秀演员奖;同年拍成电影《升官记》获文化部颁发的1982年优秀戏曲片奖;1984年主演《药王庙传奇》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现代题材戏剧观摩演出主演一等奖;1987年主演《膏药章》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9年参加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京剧《法门众生相》再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991年主演《法门众生相》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二届文化表演奖;1995年在上海演出该剧荣获第七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1994年以《徐九经升官记》、《法门众生相》片段、参加梅兰芳金奖大赛,荣获“梅兰芳金奖”。
[相关链接] 京剧丑角在戏剧中,可喻为肴馔中的“作料儿”。就京剧丑角的艺术特色而言,就是插科打诨,亦庄亦谐,幽默滑稽、自然成趣。丑角演员在舞台上以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展示出与其他行当截然不同的神情、韵味、风格和风采,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文丑以做工为主;武丑以武打为主,和净角中的三块瓦之间的区别不明显。
收藏感言:朱老师戏路宽广、能演擅唱,表演既有丑行的神韵又有生行的气质,所创造的角色均出神入化,令人耳目一新,其博学多才,拍过电影、电视、演过小品、相声、哑剧,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中国京剧第一名丑”,享受国务院颁发的表演特殊津贴。 (晓铁/藏品)
29 1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收藏大家马未都说:“收藏什么时候都不晚,就跟结婚一样,不能说好姑娘被娶走了,就不结婚了”,2013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收藏盛世尤其是大众收藏已经来临,作为百家姓专题收藏玩家,我视收藏为一种乐趣,将针对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主要是想通过藏品了解历史,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以丰富精神生活。对于收藏到的每一件东西,无论价值几何只要自己喜欢就行,“集少成多,增知品味,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5 1 月, 2013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Zippo(中文名称芝宝)是由美国zippo公司制造的金属打火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它已经推出了数百种富有收藏价值的样式。
[相关链接] George G. Blaisdell (1895-1978)是Zippo的创始人,绰号“Mr.Zippo”,美国人乔治布雷斯代发明的ZIPPO成功的获得美国政府的专利权,并依照它的原始的结构重新设计了灵巧的长方形的外壳,盖面与机身间以铰链连接,并克服了设计上的困难,在火芯周围加上了专为防风设计的带孔防风墙。Zippo防风打火机的操作虽然简单,但内部结构却是相当精密,打火机共采用了22种零件,而生产制造却需要经过108项工作,保证一打即着。Zippo可以在任何恶劣的天气下和你所需要得时候都让你满意,当你点燃手中的ZIPPO时,它就会一直燃烧下去。因此即使在寒冷的冬夜,当手指几乎完全麻木时,也可用它来点燃那救命的篝火。
收藏感言:ZIPPO一个创于美国的火机品牌,一个全球155个国家的玩家都心爱的火机品牌。1932年乔治布雷斯代受当时一项伟大的发明拉链(Zipper)启发,将其定名为Zippo以“它管用”为宗旨而定名,并将这一专利发展得近乎完美,每款Zippo都是一件艺术品,具有收藏价值。当你每一次使用时都能体会到Zippo独到的设计理念:雕刻精细,至尊高贵。(晓铁/藏品)
24 1 月, 2013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董建华,1937年生于上海,12岁随父亲迁居香港、1960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船坞工程系,获机械工程学理学学士、其后在美国通用有限公司及家族公司任职、1969年返港参与家族集团生意、1985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92年被国务院香港澳事务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首批港事顾问、1995年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1996—200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2002—200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2005—201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
(名片字迹:85.5.31午餐在美洲银行在纽约兄弟董建伟)
[相关链接]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又称香港特区首长,简称香港特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长及香港最高代表,此职位设于1997年7月1日,由分别来自38个界别分组,代表不同行业、专业、劳工、社会服务团体及区域组织的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根据《基本法》规定,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
收藏感言:董老任香港特首七年,港人评价:细心、亲和、涵养过人,是个好人。他具有相当的民主意识,处处为香港及港人利益着想,成功领导香港迎战金融风暴、SARS疫情等,对香港回归后的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业余爱好运动,旅游和太极,尤其喜爱阅读传记、历史、经济与国际时事等书籍。 (晓铁/藏品)
17 1 月, 2013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王姓由来复杂,分布较广。据《中华姓氏通书》载:“早在先秦时期,黄帝、虞舜以及商周诸王的后裔就纷纷以王为姓,其后中原少数民族也有多支改入王姓,从而形成王姓的众多来源”。根据各方资料考证,出自姬姓之王有三支:一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代,因本来是王族,故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京兆(今陕西西安)、河间(今属河北)等地。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一作宗恭)在东周任司徒,世人称为“王家”,后代遂以王为姓,主要居住河南洛阳,后徙居琅邪(今山东胶南一带)、太原(今山西)等地。三是战国时魏昭王彤生公子无忌,即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当魏国被秦灭掉后,无忌之孙卑子逃往泰山,被汉高帝刘邦封为兰陵侯,因其出身王族,称为“王家”,后代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南)、陈留(今河南开封)等地。
在华夏100多个大姓中,王姓所出名人数居各姓之首,尤其是文学名人、艺术名人和科技名人更是其他各姓所望尘莫及。有一个故事足以证明王姓名重一时。南朝萧梁时,从东魏投降的大将侯景向梁武帝求婚,请求在显贵之族王、谢两姓中挑选一位美女作夫人,对于这样一个极普通的请求,梁武帝却说:“王、谢两姓门第太高,恐怕不愿将自己的女儿下嫁于你,你还是在南方士族朱姓和张姓中挑选吧”。一个投降过来的大将以做王、谢二族女婿为荣,而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皇帝却不能应允重臣的求婚,难怪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慨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晓铁/编辑)
16 1 月, 2013 in
姓氏故事荟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么姓,罕见姓氏,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南京、新疆、河南等地。生活中不少“么”姓人将自己的姓氏写作“幺”,认为“么”和“幺”同音,其实从“么”姓人群看,多数人出于方便或习惯将“么”和“幺”并用,而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上仍为“么”,究其原因,“么”是“幺”的俗写(见《辞源》和《康熙字典》)。而在电脑中输入yāo的拼音时,只有“幺”没有“么”,因为上世纪50年代文字改革后,对“幺”和“么”的读音作了明确注解:“幺”读yāo,“么”读me,作为姓氏“么”应该读yāo(音同“腰”) 。(晓铁/文)
16 1 月, 2013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李氏祖宗本姓嬴,尧舜时期有官职称“理官”(相当现在的法官),伯益任此官职,子孙三代世袭,按照当时习惯,以官为姓遂取姓为“理氏”。后裔理徵得罪暴君商纣王,理氏面临灭族之灾,理徴的儿子利贞逃至伊侯之墟,在一片荒野之地饥饿难耐,忽然看到树上结满红澄澄果子,采摘几个一尝又香又甜又能充饥,因不知果子叫什么,便称之为“木子”(树木结的果子)。为感谢“木子”救命之恩,将理氏改为李姓。 (晓铁/编辑)
16 1 月, 2013 in
姓氏故事荟萃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张纪中,1951年生于北京,人称“张大胡子”,曾担任话剧演员、电影演员、电视导演、中国电视剧制片人、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高级经济师、多次获“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1991年调中央电视台担任《三国演义》制片主任,参与制作电视剧《西游记》、《水浒传》、《激情燃烧的岁月》、《谢雕英雄传》、《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等。
[相关链接] 制片人一般指影视剧制片生产制作人,其全权负责剧本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包括演职人员以及摄制器材的合同签订)、摄制资金成本核算、财务审核;执行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协助投资方国内、外发行和国内、外申报参奖等工作。制片人是剧组的主宰,摄制组的最高权力者,既有权决定聘用优秀成员,也有权开除在剧组违纪行为的成员。从片子的形成到片子的上映贯穿全片核心 ,也有的影视公司的老板或投资方在影视剧中署名制片人职务。
收藏感言:张老擅长拍摄历史剧,其制作的武侠电视剧,故事情节忠于原著,构思独特新奇,配乐耳熟能详,画面美轮美奂,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看武侠剧俨然成为中国人的新时尚。 (晓铁/藏品)
15 1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红岩,1976年4月15日生于陕西西安,1986年被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录取,学习声乐、舞蹈,1990年被第二炮兵部队特招入伍,1994年参加全军“军营之声”歌手大赛获得二等奖、2000年在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以一曲高亢、圆润的《西部扬帆》征服观众和评委,夺得民族唱法业余组“金奖”,成为歌坛一颗闪亮的明星。现为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特约演员,全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青联委员。
[相关链接] 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简称”青歌赛”,1984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截止2013年已经成功举办15届。青歌赛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创新,已成为弘扬民族艺术、普及音乐知识、发现和推出声乐人才、引领和推动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平台,极大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生活需求,为中国歌坛输送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青歌赛历届选手中的优秀选手许多现在都已经成为了中国顶尖的歌唱家。
收藏感言:红岩一直坚持把目光投向火热的军营,多次随文工团到基层部队演出,其演唱的《母亲河》、《黄河之恋》、《孟姜女》、《木兰从军》等一大批歌曲在官兵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被称为“军营中的百灵鸟”。 (晓铁/藏品)
15 1 月, 2013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广袤的齐地上繁衍生息着一个强大的部族——东夷,她与炎黄以及后来的苗蛮等部族一起,共同构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主干。由于东夷人长期从事渔猎,再加上齐地物产丰美,经常受到外来部族的侵略,东夷人反侵略战争频繁,所以很早就成为一个军事经验丰富、能征惯战的部族,东夷人素有尚武之俗,以勇敢、智慧而著称。
“弩生于弓,弓生于弹……”,据专家考证,我国大约在两万八千年前就出现了弓箭,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弓箭的国家。新石器时代的渔猎部族,在长期打猎的过程中逐渐改进猎具,他们先是徒手与野兽搏斗,后来学会抛掷石子、土块打击,再后来利用树枝的弹性发明弹弓,最后发明了弓。而箭则起源于标枪,祖先们后来将其缩小为箭和弓合用成为一套,这从“夷”字由“大”和“弓”组成,可窥见一般。《说文》谓:“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说文通训定声》云:“夷,东方之人也,东方夷人好战好猎,故字从大持弓会意,大人也”。
至于具体的弓箭发明者,有史料可查的主要有三位:盘、张挥、后羿,毫无疑问这三人均是东夷人。《山海经·海内经》说:“少皞生盘,盘是始为弓矢”。少皞曾经是东夷部族的首领,其子盘当然是东夷人;《世本》记载 “挥作弓,牟夷作矢”,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传说挥是黄帝的孙子,少皞的第五个儿子,与颛顼是堂兄弟,和前面所说的盘是兄弟,他受天上弧星启发,发明了弓箭,被颛顼封为弓正(监管制造弓箭),世掌其职,赐姓张(古文象一人持弓欲射),成为今天张姓的始祖。 (晓铁/编辑)
15 1 月, 2013 in
姓氏故事荟萃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