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简介] 王海金,江苏宜兴陶艺工艺师,1996年烧制的谢冰心仿真毛竹紫砂名片:长11.5厘米,宽6厘米,宽度截面成弧形,由两边0.5厘米逐渐趋向中间1厘米厚度,一片毛竹上逼真地浮雕着两枝青翠嫩竹,在竹叶名片的上方刻着“谢冰心”;下款通讯地址。背面方印“海金”、葫芦形印“竹苑轩”。自重:约250克。原料:紫砂本山泥。(衷心感谢挚友牛双跃友情承让)
[相关链接] 谢冰心,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长乐,原名谢婉莹,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被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年返回中国投入到各项文化事业和国际交流活动中,在世界各国人民中间传播友谊,因翻译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等作品;1995年经黎巴嫩共和国总统签署授予国家级雪松勋章。1999年2月28日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收藏感言:为庆贺谢冰心老人96岁寿辰,王海金大师专门设计制作了紫砂名片,将竹文化与陶文化结合用名贵的紫砂泥制作了96枚仿真毛竹名片(据说烧制过程中损坏很多,只有30多枚成功交由冰心老人或亲属赠送贵宾),深得冰心老人的喜爱和赞赏。从设计理念上看,名片以竹为造型寓意老人高风亮节的一生,构思巧妙,工艺严谨,风格独特。本馆珍藏的这枚紫砂名片属“试烧品”,编号96-01,由于当时没有经验,为了追求竹子的质感紫砂坯胎设计太厚烧出来背面爆裂,尽管如此紫砂名片丰富了馆藏品种,因为仅此一枚,所以弥足珍贵。 (晓铁/藏品)
3 3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八十年代利是封,中式图案加姓氏和祝福语,尺寸:7*11.5cm,计102个姓氏。 (由衷感谢上海藏友叶道明老师赠送姓氏利是封)
[相关链接] 新年”派利是”,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港台较为流行。”利是”又称”利事”或”利市”,取其大吉大利、好运之意,一般老人家则称之为”红纸”,也就是压岁钱,而利是封就是装压岁钱的封袋。相传”派利是”的习俗在很久以前的中国早已流行,但当时人们不过是以寓意吉祥的鲜红色纸,包着一张写满祝福字句的字条送给亲朋戚友以表心意。 到了清朝人们则改用一张形状与正方形相若的红纸包裹铜钱,封作利是。而第一代的利是封则约于清光绪末年,印刷技术开始广为所用时才得以问世,当时的所谓利是封造法非常简单,只以红纸印上黄油再于未干的黄油上缀上金粉,效果就如现今烫了金字的利是封,而图案则以简单为主配以吉利的字句。
收藏感言:相比以往现在的利是封制作过程虽不算复杂,但设计或外观上显然较具心思。以尺寸而论市面上常见的利是封大小刚好能放得下一张对折的钞票;另外亦有能容下整张钞票。由远而近,由”古”而今,利是封”改朝换代”粗略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以彩图为主,上面主要印有”寿星公”、”满堂吉庆”、”鲤跃龙门”、”升官发财”等民间色彩极为浓厚的图案。第二代是八十年代,烫金盛行,没有彩图纯直接将”福”、”恭喜发财”等吉祥字句以烫金作装饰置于封面,也有以”百家姓”加中式图案作点缀的,设计虽简约却最为经典。第三代为近十年,则流行彩图加烫金图案的利是封,但由于工序比前两种更多价钱较贵。第四代为近几年市面出现一些卡通人物图案、五彩缤纷、立体、不规则形状,其图案与款式趋于多元化,如电子利是封,它们虽非主流,因比较新潮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晓铁/藏品)
3 3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2010年9月从孔夫子旧书网淘得1989年上海书法家协会在南京东路422号朵云轩二楼画廊举办的《十二人书法展览》名片及请柬一套。
[相关链接]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61年4月,是上海书法家自愿组成的专业性群众团体,协会秉承联络、协调、服务的宗旨举办各种书法展览,搭建书法艺术创作和交流的平台,积极开展与海内外的艺术交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协会生存和发展,在为广大会员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上海书法篆刻的繁荣,扩大上海书法的影响。
收藏感言: 上海是一座具有开放经济文化背景和地理优势的城市,文艺英豪汇集、群贤毕至,使得这座城市成为拥有半壁书画江山的艺术之都。在这片热土上艺术语言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名家丁申阳、王宜明、张文康、杨永健、杨耀扬、周德音、周斌、袁建新、唐子农、黄仲达、曾明、鲁峰等一批优秀艺术家以他们的实践为文化艺术交流垫定了基础,并且用自己的优秀作品告诉人们,他们身上肩负的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海纳百川,传递薪火,与古为徒,光大传统。这套名片画片各具特色,异型名片反面是书法及印谱,保存至今十分不易。 (晓铁/藏品)
2 3 月, 2019 in
名人名片收藏,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程盛煊,1932年8月生于广东阳江,现任诗、书、画研究员、北京华夏国粹文化研究院院士。童年时代受父亲影响,喜爱诗书联,中学时首次参与社区民歌大奖赛两度蝉联冠军,后参与全国性跨省性诗联大赛屡获奖。2008年8月撰著并用书法书写付梓《群英赞——记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中国金牌得主(一金一诗)》一书,其部分诗词作品载入《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世界著名华人艺术家辞典》、《国际优秀诗词艺术家辞典》、《中华名人大典》和《世界名人录》。主要社会兼职有:国际诗词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文化名人研究会诗词艺术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北方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卧龙轩诗社顾问编审。
[相关链接] 诗词,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是一种草根文学深受普通大众的青睐。
收藏感言:诗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属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引发共鸣,文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词则属于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后逐渐按一定的曲调填写,又称作词牌。诗词在当今社会得以继承和发展,主要是因为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成为世界文学最独特、最美好的表现形式和文化遗产。 (晓铁/藏品)
22 2 月, 2019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铁英,1936年生于山东,1992年至1995年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先后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兼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给予的巨额财物,1997年7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其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997年6月24日被取保候审。
[相关链接] 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级军事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法从事公务,并领取相应报酬的人员也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收藏感言:在中国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殊公民,对于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保护层”等一定要冲破阻力,一抓到底。整肃党风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该抓要抓,不能手软,因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晓铁/藏品)
31 1 月, 2019 in
红色藏品欣赏,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2016年从孔夫子旧书网上淘得一枚民国时期的纸质名片,尺寸:长5.1*宽10.9cm。据卖家讲名片系家传历史遗物中夹带,名片上印制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杰”文字和国民党党徽。上网查阅资料显示:黄杰,字达云,1903年11月2日生于湖南长沙县樃梨乡,早年就读长沙岳云中学,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后在庐山军官训练团、陆军大学将官班、中央训练团党政班及国防大学联战系接受过训练。1935年7月因战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1943年4月出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6军军长,率部进驻滇西。1944年4月所部编入中国远征军战斗序列,参加滇西反攻战役接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消灭了侵入滇西的日军,以伤亡4.8万多人的代价击败日本侵略军56师团,打通了中国到缅甸、印度的国际交通线,对争取同盟国对中国抗战的物资援助起了重要作用。因指挥对日作战有功,国民政府授予其”云麾勋章”。1945年3月出任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第1方面军副司令官兼中印公路东段警备副司令,参与指挥对日反攻作战。1953年6月到达台湾并担任擢升台北卫戍司令部司令,并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1954年7月调任“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总司令”。1957年7月改任“台湾总统府参军长”。1958年8月任“台湾警备总司令”。1960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自1962年起连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台湾省政府主席、国防部长等职。1972年聘任为台湾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1996年病逝于台湾,终年93岁。 浏览全文 »
31 1 月, 2019 in
红色藏品欣赏,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张加毅,1925年生于山西省襄汾县,著名导演和词作家,曾任中国八一电影制片厂纪录片导演,50年代应时任铁道兵司令员、政委并兼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之邀拍摄《移山填海》大型纪录片,公映后反响巨大,并于1957年7月被国家文化部选送参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国际电影节。1959年和作曲家田歌在可克达拉合作创作了《草原之夜》,该歌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东方小夜曲”。2004年9月3日在北京逝世。
[相关链接] 《草原之夜》诞生于1959年,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田歌谱曲、张加毅填词。词曲作者曾于拍摄影片时同去新疆一个由十三个民族组成的军垦农场深入生活,一天傍晚出去散步听到草原的篝火旁传来维族战士们歌唱劳动和爱情的悠扬歌声,深受感染立即写成歌词,并根据当地流行的蒙古民歌素材编曲,成为蒙古民歌的经典力作 ,历经60多年而久唱不衰。如今诞生地新疆伊犁霍城县(及可克达拉市)建有草原之夜风情园,可克达拉因地处元代察合台汗国王都的”中亚乐园”阿力麻里古城”南郊”,历史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草原之夜》以人类的文化音符唱响世界与历史一脉传承,可克达拉不愧是一块集名史、名城、名人名曲为一体的福地。
收藏感言:在我久远的记忆中辽阔的大草原是与“浪漫”等同的地方,蓝天、白云,成群的牛羊在天边吃草,牧马人高高举起的长长套马杆;郁郁葱葱的牧草在微风吹拂下,五颜六色的花朵随风摇曳;彩蝶、蜜蜂飞舞编织出一幅迷人的画卷,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大草原那美妙的境地是人间快乐的天堂,令人神往。《草原之夜》以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为基本素材,采用吟诵式的音调,通过自然而富有特色的装饰音、下滑音以及平稳的低音区转而上扬的旋律,抒发了军垦士兵在宁静的草原之夜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老电影歌曲见证着一段激情岁月的磅礴与绚丽,熟悉的曲调抒发着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怀。 (晓铁/藏品)
28 1 月, 2019 in
名人名片收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明代旧拓书帖“董其昌百家姓”,11折22面三种字体(行书、隶书、草书)。年代:明代晚期。尺寸:长24.5*宽8.5*高1(cm)。品相:八五品。
[相关链接]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收藏感言: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是明代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作品一直以来是海内外收藏家寻觅的目标。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少有拙笔;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无所不精。其没有留下一部书论专著,但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张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三个概念划定晋、唐、宋 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这些看法为后人理解和学习古典书法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 (晓铁/藏品)
28 1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这枚名片从网上淘得,名片正面题写“班禅大师传给大弟子陈鑑歧论相治病”字样 ,中间印制“班禅活佛像”,名片背面印有“上海创建班禅活佛像寺、华蒙藏经教院筹备处、霞飞路卑勒路口三一二弄双禾邨五号电话八二二三六”等信息,经查考属民国时期,故十分珍贵。
[相关链接] 班禅,即 “班禅额尔德尼”的简称,西藏喇嘛教黄教中主持扎布伦寺及后藏事务的教主封号,意为大学者,与达赖并称为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在黄教两大活佛系统中仅次于达赖。清顺治二年(1645年)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尊格鲁派领袖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即班禅四世,前三世是追认的),1713年清朝册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其地位,此后历世班禅转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驻地日喀则。
收藏感言:名片颜色的基调为土黄色(檀木的棕色),字体黑色,方印红色,显得古朴典雅,两种沉着的颜色搭配出佛教的色彩(因为许多佛像或者雕像都是用土或木来制作),自然土黄和棕红色彩给人一种庄重、宁静的感觉。名片图案选用班襌大师佛像,让人第一感觉与佛有缘,从中领悟到了佛教的理念。(晓铁/藏品)
25 1 月, 2019 in
名人名片收藏,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清代《百家姓》木刻印版5版10面,中缝刻有“晋文斋印”字样。
[相关链接] 出版业在古代称为刻书业,清代的刻书业分为宫廷和民间两大系统。宫廷刻书业起于清朝初年,从顺治年间起由内务府负责刻书,康熙十二年在武英殿设立专门的刻书处,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出版机构,所出的书籍数量大,质量也高,采用了雕版、铜版、铜活字、木活字、彩色套印等多种技术,校勘也很严格,用纸细薄洁白,装订端庄雅致,被行内人士称为“武英殿版”。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发生火灾存于殿内的藏书诸版被全部焚毁,直到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武英殿才被修复,虽然继续刻印但已“难乎为继,旋复中止”。清代北京也有一些私人刻书作坊。他们或者刻印图书自己或交书商销售;或者接受个人委托代刻代印。清代、民国时期北京图书出版业集中于琉璃厂,经营图书出版、销售的店家称为书坊、书堂、书铺、书肆,以专门刻印小唱本、历书以及供私塾用的各种启蒙书本出名,自印自销。
收藏感言:2010年7月从网上淘得山西藏友转让的《百家姓》木刻印版,据考证“晋文斋”是清乾隆年间山西人在北京琉璃厂创办的一家刻书作坊,琉璃厂在元代是大都城外的海王村,元明两代在这里设立窑厂专为宫廷烧制琉璃砖瓦故此得名。《百家姓》木刻印版用来印刷字帖,印版为稷山县杨赵村葛家人所刻,葛家在清代专为皇宫刻制印章,刻制时间应为甲子年,即清代同治4年(1864年),遗憾的是该套印版不全。 (晓铁/藏品)
23 1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