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简介] 从2005年开始百家姓专题收藏,其中烟标、火花《百家姓》收集有“大槐树”、“江南民居100枚”、“图腾百家姓100枚”、“新百家姓100枚”、“三体百家姓印谱100枚”等5种(套),均有20多年的历史。
[相关链接] (1)“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大槐树是移民史实的见证者,也是移民心目中的老家,每年有20余万人前往景区寻根祭祖,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寻根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 抒发“饮水思源”之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2)“江南民居”,指汉族传统民居建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前街后河;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
(3) “图腾百家姓”,图腾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崇拜的意义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的统一性,是原始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是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则是图腾产生的基础,所以姓氏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人们运用图腾来解释神话和民俗民风。
(
4)“新百家姓”,是指某些机构对中国姓氏进行调查,然后按照姓氏的人口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所得到的100位的姓氏排名被称为新百家姓。
(5)“三体百家姓印谱”,是将楷书、隶书、行书三种字体按照新百家姓印谱制作的火花,供人循序渐进地研究、鉴赏和临摹。
收藏感言:烟标,俗称烟盒皮,指用于烟草各类制品的包装物,不论其材质、形状、图文、色彩、符号,凡是能区分该制品与另一制品不同并具有商标意义的均可视为烟标。火花俗称火柴商标,是世界公认的文化艺术收藏品,列世界五大收藏系列(邮票、火花、钱币、烟标、酒标)第二位。 火花这个极富诗意的美名出自于它的收藏迷们,最初火花仅作为火柴的商标用于火柴的流通,随着岁月的流逝火柴盒上的贴画突破了商标这一概念,图案设计的选材包罗万象,顺理成章的成为一种艺术收藏品。从本馆收藏的火花《百家姓》画面和内容上能够欣赏到当时的文化和艺术风格,目前火花仍在继续生产,尽管它没有或很少在火柴盒上贴用,但对满足收藏者心理追求和欣赏欲望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也是火花收藏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晓铁/藏品)
5 1 月, 2020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2020年元月3日在湖北省收藏家年会上获赠墨宝“水流千里不舍其源,树高万丈不离其根”。作者:陈铁锤。
[相关链接] 陈铁锤,1960年11月生于湖北汉川,1982年退伍受聘至湖北省远安县供销社工作,从普通的采购员升到总经理;1997年毅然选择离职下海,先后创办武汉市小灵通通讯器材公司、武汉雪域古藏文化传播公司、湖北久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他的身上有过众多的标签”知识青年、越战老兵、国家公务员、成功商人,可是最让他引以为豪的却是“老酒收藏家”称号。作为湖北省收藏家协会酒文化委员会会长,他眼中的老酒是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老酒收藏就是追寻记忆中的“陈香佳酿”。
收藏感言:初识陈会长缘于一张名片,不是因为名片上的头衔,而是那如雷贯耳的名字“铁锤”。虽说在藏协与陈会长交集不多,能够得到这幅墨宝说来也算缘分,或许是都有过当兵的经历,我俩情投意合。在经过几次微信交谈后,我向陈会长提出求一幅有关百家姓内容的书法,陈会长欣然应允在收藏家年会前完成,于是我俩有了第一次合影照。都说字如其人,这幅作品书写娟秀而不失俊逸,豪放而不失工整;走笔如风,气势如虹,一笔一划彰显出作者的胸襟与气节,让我从中体会到陈会长的性情所向,不仅懂酒、懂茶,懂书法,而且还是一个生活中充满诗意的人,着实令人敬佩。
有道是:军旅生涯结友情,微信互动传深情。藏协年会翰墨情,铁锤锻造兄弟情。 (晓铁/藏品)
4 1 月, 2020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每当收集到一件佳品,便能从中感悟到时代更替、文化交融和历史演进,即以“玩家”之心态,悟“行家”之门道。其实真正玩收藏的人并不在乎占有藏品多少,不在乎个人名气的大小,而在乎通过把玩藏品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充实内涵,完善自我,活出属于自己的活法,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2020年心语心愿:热衷公益事业,弘扬姓氏文化。展示藏品精髓,扩大馆藏影响。义务讲座讲解,助力社区建设。
1 1 月, 2020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小姓运”姓氏扑克牌54张,新年幸会(姓会)亲朋好友娱乐益智,惬意融洽。原创:中国风人物文艺。材质:进口书纸。产地:中国。扑克种类:人物类。尺寸:57*87mm。(54 姓:大王:张友人(玉皇大帝)、小王:武曌(一代女帝);四King(四位皇帝):黑桃K,汉高祖刘邦、红桃K,唐太宗李世民、草花K,宋太祖赵匡胤、方片K,明太祖朱元璋;四Queen(四位后妃):黑桃Q,萧绰萧太后、红桃Q,唐太宗长孙皇后、草花Q,吴王夫差妃子施夷光、方片Q,唐玄宗杨贵妃;四Jack(四位将军):黑桃J,兵仙韩信、红桃J,忠武公郭子仪、草花J,常胜战神白起、方片J,东吴名将周瑜;四10(四位将相之臣):黑桃10,商周姜子牙、红桃10,唐朝魏征、草花10,东晋谢安、方片10,唐朝阎立本;四9(姓氏祖先):黑桃9,林姓始祖林皋、红桃9,傅姓始祖傅説、草花9,蒋姓始祖蒋伯龄、方片9,毛姓始祖毛遂;四8:黑桃8,八仙之一吕洞宾、红桃8,八仙之一何仙姑、草花8,八百岁彭祖、方片8,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四7(四个美男):黑桃7,齐国美男邹忌、红桃7,楚国美男宋玉、草花7,东晋美男潘安、方片7,郑国美男游吉;四6:黑桃6,起义陈胜、红桃6,云台二十八上将之首邓禹、草花6,杨六郎杨延昭、方片6,抗金英雄梁红玉;四5(仁义礼智信):黑桃5,儒家创始人孔子、红桃5,儒家孟子、草花5,儒家曾子、方片5,儒学董仲舒;四4:黑桃4,隋唐四猛之一罗士信、红桃4,中国四大才女之一蔡文姬、草花4,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方片4,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薛涛;四3:黑桃3,三国枭雄曹操、红桃3,“建安三神医”华佗、草花3,药王孙思邈(三朝北周、隋、唐)、方片3,明初巨富沈万三;四2:黑桃2,一对门神之秦琼、红桃2,一对门神之尉迟恭、草花2,著名情侣之周瑜、方片2,著名情侣之小乔;四A:黑桃A,书圣王羲之、红桃A,画圣吴道子、草花A,茶圣陆羽、方片A,诗圣杜甫)。
[相关链接] 书纸,一般我们常见的小说内页用纸,比较薄,吸墨快,, 常见为60-120g,但因纸张粗糙,印刷的东西有些粗糙,不过这也可以说一种创意 。
收藏感言:“传奇人物,姓会有你”,与其它传统扑克牌不同,“小姓运”扑克牌将中华历史人物汇聚一堂,每一位姓氏人物或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或是逍遥神仙,传姓始祖,呈现的是历史、是知识,更是人生精神的写照。若解读每张牌面上的一句话,可以知晓对应的历史人物。因纸牌制作有别于传统的卡纸覆膜,采用进口书纸,加上牌面压纹,烫金工艺,所以质感较好。 (晓铁/藏品)
1 1 月, 2020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为了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打造社会组织公益品牌,营造东西湖区社会公益氛围,东西湖民政局面向东西湖区的社会组织开展2019年东西湖区第四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评选。通过初审、路演和专家评审等相关环节,最终20个优秀项目入围,晓铁百家姓收藏馆申报的“百家姓收藏文化社区行”获得三类奖项,所有项目将于2020年4月至8月间在全区各街道、社区落地实施。 (晓铁/ 文)
28 12 月, 2019 in
姓氏文化笔谈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微雕《百家姓》, 材质:墨晶石,又名楚石、紫石、墨玉,产于湖南省洞口县、新化县一带。作者:孙振涛。
[相关链接] 孙振涛,江苏泗洪人,笔名一水,江苏洪泽湖书画院副院长。书法作品曾获首届“文明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作品及论文发表于《书法》、《书法报》等全国性专业书刊。部分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年鉴》、《当代书法家传记》等十余部书法专著,1996年先后在南京、上海举办书法展览。
收藏感言:“书画怡且乐,金石寿而康”, 以墨晶石雕制印章、墨砚、玩具等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为墨晶石质地细腻,黑色而脂润,纯净无暇,通体黝黑,极具光泽,磨光后黑如漆,格外晶莹,故又被称为”黑玛瑙”。这件《百家姓》微雕作品既典雅细腻,又粗犷豪放,从中能够感受到浓凛的晶石之气和诱人的书卷之香,晶石气与书卷香的杂糅,成就了一水先生微雕的别样风范。(晓铁/藏品)
22 12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异型异材名片,材质:儒苑青陶。名片正面阳雕狮子绣球。名片背面阴刻薛琦、“金砖茶承”及手机号。尺寸:14cm*2cm。
[相关链接] 薛琦,1974年11月生于山东济宁任城区,山东济宁儒苑青陶手工坊创始人。从2010年开始在西安收集了近乎所有的“秦砖汉瓦”文字、图案及影像资料。2011年自费到洛阳、博山学习柴烧技艺。2013年先后拜访西安,景德镇、洛阳、安徽等地16位烧窑把头,23位砖雕工匠。2014年第一个小柴窑垒成点火,15天后开窑发现青陶作品全部断裂,辛苦半年做出来的砖雕没有一件成品。在经历了9次失败后于2016年8月终于烧制成功满满一窑青灰色的作品。目前儒苑青陶砖雕品种丰富(百福、百寿、百佛、百家姓、梅兰竹菊、八仙、生肖、门神),纹样齐全(1000种),门类广泛,成为传承古老技艺,展现民俗文化的非遗名录。薛琦的近期目标是研究产业化发展规划和现代生活的应用,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远景目标是挑战古法烧制故宫金砖的传统技艺。
收藏感言:2019年10月,因到山东聊城参加战友联谊会,专程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薛琦大师,初次见面交谈甚欢。儒苑青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研发初期没有收入,除了金钱的不断付出更多的是精神的煎熬,但是让薛琦感到幸福的是当一件件作品问世,给他带来的是无言的安慰和坚定的信念。临别时我请薛大师制作一个青陶砖雕名片留着馆藏,薛琦欣然应允。时隔2个月,我如愿以偿地收到了这份“约定”。每当欣赏这个珍贵的名片时,我脑海中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砖雕与火焰的传奇故事,眼前便浮现出薛大师窑前忙碌的身影,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晓铁/ 藏品)
16 12 月, 2019 in
名人名片收藏,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剪纸作品《新百家姓》,由武汉民间剪纸艺人胡萍老师创作。
[相关链接] 剪纸作为中国最普及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广受欢迎。旧时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成为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现代剪纸则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作为礼品赠送他人。剪纸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收藏感言: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棵常青树,那么这剪刀下的艺术便是常青树上的花和果。我国陕北有“找媳妇,要巧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就聪明。由此可见,民间剪纸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土生土长,土香土色,永远散发着艺术的芬芳。(晓铁/藏品)
30 11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此书从孔夫子旧书网淘得,因前后封皮缺失,经上网搜索相同版本《新式绘图国音白话百家姓》获知,注释者:古燕書家阎敏之。注国音者:北平市市立师范任正身。重校者:法学院史務民。印刷者:北平老二酉堂书局。年代: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出版。纸张:竹纸。刻印方式:木刻。装帧尺寸:19.5 * 13 cm。后补的封皮上写有“供批林批孔用”字样。
[相关链接] “批林批孔”,指从1974年1月18日至6月,经毛泽东指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发起的一次批判林彪、孔丘为主题的政治运动。1971年9月13日林彪与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等乘飞机外逃,凌晨3时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坠机,机毁人亡。1973年7月,毛泽东在对王洪文、张春桥的谈话中指出,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反法”的。他认为:法家在历史上是向前进的,儒家是开倒车的。毛泽东把批林和批孔联系起来,目的是为防止所谓”复辟倒退”,防止否定”文化大革命”,江青一伙接过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口号,经过密谋策划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和一大批中央领导人,妄图利用这场运动打倒周恩来,实现”组阁”篡权之目的。
收藏感言:国音始于民国九年(1920年),分为”老国音”(《国音字典》)和”新国音”(《国音常用字汇》),又有”国音字母”两式。第一式为”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第二式为”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后改称”译音符号”),经当时教育部公布在案的《国音字典》后改编为《国音常用字汇》。白话是相对于文言而言,为日常生活中口语会话交流的语言表达形式,在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与文言有明显区别。本馆收藏的《新式绘图国音白话百家姓》(1934年)不同于其它版本,因为使用了句号、点号、分号、冒号、问 号、惊叹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夹注号、私名号、书名号共12种新式标点,加上每页都有绘图,所以少见难觅。 (晓铁/藏品)
27 11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


[藏品简介] 《百家姓》仿古戒尺规格:3*48cm。杨姓来源仿古戒尺规格:3*48 cm。材质:楠竹。
[相关链接]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也叫做”尺”,晚清时随着西学、新学的兴起,传统学问在新式学堂里逐渐式微,尤其是随着1905年废除已有千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私塾制度及塾师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戒’是警戒、惩戒,‘尺’是尺度、标准。
收藏感言: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私塾启蒙教学时,‘戒尺’是先生‘惩戒权’的物质载体,不少伟大的人物都尝到过戒尺的滋味,我们上几代甚至N代人都是在戒尺下成长起来的。我觉得当下应该倡导让戒尺回归现代社会,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重新形成一种约定,这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爱学习、守纪律、懂规矩的好习惯,因为懂得知敬畏正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不过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要在戒尺下成长,俗话说“没有规矩则难成方圆”,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戒,前提条件是必须得到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22 11 月, 2019 in
姓氏藏品欣赏 |
欢迎评论或留言